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总所关于发《国境卫生检疫卫生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方法》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0:30:43  浏览:93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总所关于发《国境卫生检疫卫生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方法》通知

卫生检疫总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总所关于发《国境卫生检疫卫生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方法》通知

     (卫检总监字〔1990〕第53号 1990年6月4日)

各卫生检疫所:

  为加强对废旧物品、集装箱、货物等物品的卫生管理工作,使其科学化、规程化、标准化,现将《国境卫生检疫卫生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方法》,发你们参照执行。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报总所。

         《国境卫生检疫卫生管理规程》(试行)

             一、集装箱卫生管理规程

  1 集装箱管理规程

  1.1 集装箱的货主、承运人、代理人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检疫。

  1.2 根据申报的集装箱内容确定:

  1.2.1 申报后放行,不进行检查与卫生处理或在其它口岸进行卫生处理。

  1.2.2 申报后进行检查或卫生处理。

  1.3 确定需要进行卫生检查或卫生处理时,货主、代理人、承运人应提供该批集装箱批号、编号,堆放场地。

  1.4 必要时由主要人员陪同前往该批集装箱的堆放场地检查,检查时应按照有关规定会同海关等有关单位进行开箱检查。

  1.5 必要时由货主陪同前往该批集装箱的堆放场地进行卫生处理。

  1.6 经过卫生检疫或卫生处理后的集装箱,及时通知货主或集装箱管理(公司)部门,签发入出境集装箱卫生检疫许可证。

  2 集装箱卫生处理规程

  2.1 核对集装箱的编号,使卫生处理正确无误;

  2.2 进行卫生处理的人员应穿戴防护装。

  蒸熏法: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

  喷洒药物:防毒面罩(含活性炭)手套、工作服。

  2.3 蒸熏法:用于实箱,药剂硫酰氟、溴甲烷、虫菌畏等。

  2.3.1 插管:将通气管的插管部分插入集装箱。

  2.3.2 投药:打开钢瓶气门,通入气体。流量计显示投药量。

  2.3.3 一般密封24小时,废旧物品密封48小时。

  2.3.4 在箱门贴上处理标志,内容:药剂名称、实施时间、开箱时间、开箱的注意事项、实施单位、有毒警戒图案。

  2.4 喷洒法:用于空箱敞开式集装箱,打开箱门或顶端蓬布。在箱体内喷洒杀虫剂或消毒剂,然后关闭箱门或顶端蓬布,同时贴上处理标志。密封12~24小时。

              二、废钢船管理规程

  1 废钢船管理规程

  1.1 接到废钢船预定到港时间的通知后,要及时和买方单位取得联系,提出卫生检疫要求和卫生处理方案,查阅废钢船买卖合同。

  1.2 废钢船交接,不论是一次性离船交接还是技术和离船的两次交接,检疫机关必须准时到场,由船方、厂方或外贸代表在卫生处理申请书上签字。

  1.3 废钢船一律实施彻底的消毒、除虫、除鼠等卫生处理和其它有关管理工作。

  1.4 废钢船的卫生管理包括:

  1.4.1 船舶的除虫、除鼠、消毒;

  1.4.2 遗弃的衣服、被褥和其它生活用品的卫生处理;

  1.4.3 遗留食品的处理;

  1.4.4 装自疫区的压舱水消毒;

  1.4.5 船用医疗用品的处理;

  1.4.6 消、杀、灭药品的管理;

  1.4.7 生活垃圾的消毒。

  1.5 废钢船的卫生处理地点一般在锚地进行,也可在货主申请的其他地点实施。

  2 废钢船卫生处理规程

  废钢船的蒸熏除鼠、毒饵除鼠、药物杀虫、压舱水消毒在有关项目中已有详述。

  2.1 遗弃衣服、被褥的处理

  2.1.1 废钢船交接时应逐个房间收集船员的遗弃衣服和公用的被褥,被褥主要是指床单、被单、浴巾、枕巾。

  2.1.2 遗弃衣服集中于垃圾袋送往船厂或留船,进行销毁或消毒处理。

  2.1.3 在废钢船上找大浴缸或其它容器加水和过氧乙酸配成0.5%过氧乙酸液,将被褥及不予销毁的衣服浸泡2小时后由厂方自行处置(注意漂白和腐蚀作用)。

  2.1.4 被褥中的棉胎、毛毯、枕芯等不宜用过氧乙酸液浸泡,可用环氧乙烷消毒袋处理,剂量0.5~1公斤/立方米,密封24小时,亦可放于阳光下曝晒。

  2.2 遗留食品的处理

  2.2.1 保存完好的未过期罐装,瓶装的密封食品,不予处理。

  2.2.2 保存不良或过期罐装、瓶装密封食品应予销毁。

  2.2.3 新鲜的食品可加热或用0.1~0.2%过氧乙酸液、0.1%新洁尔灭、3%乳酸浸泡5分钟。

  2.2.4 不新鲜的食品予以销毁。

  2.2.5 干燥食品不予处理或加热处理。

  2.3 医用品与麻醉品的处理

  2.3.1 废钢船交接时首先收缴船上医务室、药柜和负责医务的船员自用小药柜的钥匙。

  2.3.2 收集船上所有的药品、器材。

  2.3.3 麻醉品按有关规定处理(由海关收缴)。

  2.3.4 药品与器材,如属医疗器材、未打开的敷料由检疫机关自行掌握使用,属有效期内常用药品可由检疫机关监督下使用,其余部分应收缴带回检疫机关予以销毁。

  2.4 消、杀、灭药物的处理

  消、杀、灭药物除暂留一部分作为留船人员自用外,其余者一律收缴。

  2.5 生活垃圾的处理

  用10%~20%漂白粉乳剂或1%漂白粉澄清液,可采用洒喷法、浸泡法、封闭洒药(塑料垃圾袋)消毒。

              三、蒸熏除鼠规程

  1 密封前的准备

  1.1 根据交通工具大小,蒸熏剂种类安排4~10人;

  1.2 书面向有关方面交代应予配合和注意事项,应强调蒸熏期间有关人员的行动服从检疫机关的安排;

  1.3 通知口岸有关单位协助配合;

  1.4 查核、计算蒸熏部分的容积和用药量;

  1.5 药品与器材的准备:

  防毒面具、氧呼吸器、蒸熏剂、投药工具、封舱工具、测毒仪器、自身防护用具、急救药品与器械、死鼠容器、专用交通艇与交通车、安全警告标志。V.E.旗

  2 投药前的准备

  2. 了解、督促被蒸熏方配合工作的进行情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2.2 按分工分成2~3组,将交通工具严格密封;

  2.3 根据蒸熏场所的结构、投药量、蒸熏剂的性质、鼠患程度与分布决定投药点,既要保证效果又不浪费蒸熏剂;

  2.4 按要求穿戴防毒面具和工作服,滤毒罐只准使用一次;

  2.5 通知被蒸熏方悬挂蒸熏信号,挂安全警告标志。非蒸熏人员不得停留在蒸熏场所。

  3 投药

  3.1 现场指挥人员指挥投药,至少两人为一组,同时或前后投药;

  3.2 进入室内投药应先熟悉进出路线,有专人在门口接应。

  3.3 按下列剂量投药:溴甲烷20~30克/立方米或15~18克/立方米、氰酸2克/立方米、磷化铝6克/立方米;

  3.4 投药结束后,指挥人员负责清点人数,人数确实无误时撤离现场。

  4 密封与开封散气

  4.1 各种蒸熏剂密封时间:

  溴甲烷    8~12小时或12~24小时,

  氰 酸    2~3小时,

  磷化铝    24~72小时。

  4.2 按投药组分工开封散气,开封路线应先下风后上风,先下层后上层。

  4.3 避免在高浓度蒸熏剂气体中停留过久,分两次开封。第一次,打开通外走廊的门、纸封的窗口、风斗、风筒,半小时后第二次打开其它部分。

  4.4 2~4小时后,值班人员在蒸熏人员陪同下,戴好防毒面具进入机舱开启发电机、通风机以加速通风,货舱蒸熏时由有关人员戴面具开户舱盖。

  4.5 及时清理蒸熏剂残渣或未气化部分,以免继续生成蒸熏气体。

  5 空气中蒸熏剂残留量测定

  5.1 溴甲烷:定性  卤素检漏灯测定;定量  国家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毫克/立方米;

  5.2 氰酸:定性  醋酸联苯胺试纸法;定量  国家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3毫升/立方米;

  5.3 磷化铝:定性  感官感知大蒜、电石味;定量  国家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3毫克/立方米。

  溴甲烷、磷化铝无简便而灵敏方法,如有条件开展气相色谱测定。

  6 蒸熏结束

  6.1 以低于国家最高允许浓度或检测小白鼠全部死亡为宣布蒸熏除鼠安全结束的依据。

  6.2 收集死鼠,放在专用的容器中作种属鉴别,死鼠数是衡量蒸熏工作成功的标志之一。

  6.3 降下蒸熏除鼠信号、安全警告标志。

  6.4 向交通工具负责人交代蒸熏后应予注意的事项:

  6.4.1 本次蒸熏死鼠数,

  6.4.2 继续通风散气,

  6.4.3 暂缓进入的地点与时间,

  6.4.4 被褥用具移至甲板通风处,

  6.4.5 发现死鼠及时报告检疫机关,

  6.4.6 暴露散装食品弃去或作适当处理。

  7. 签发除鼠证书。

  8. 登记、清理蒸熏除鼠工具。

              四、毒饵除鼠规程

  1 首先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根据鼠种类选择灭鼠剂和诱饵种类、数量与投毒点。

  2 在投放毒饵的范围内,清除食物来源,注意尽量不改变周围环境。

  3 必要时,投放毒饵前用粉迹法作鼠密度测定。

  4 毒饵分急性毒饵剂和慢性毒饵剂。

  4.1 投放急性毒饵剂:

  毒鼠强0.05%  磷化锌3~5%

  4.1.1 放前饵1~2个晚上,

  4.1.2 现配毒饵于傍晚投放,

  4.1.3 记录投放点、投放量,

  4.1.4 午夜时观察死鼠出现情况,如发现死鼠应立即取走死鼠。

  4.1.5 清晨观察如出现死鼠、取走死鼠,回收并记录取食量毒饵、投毒点、注意鼠搬运毒饵的可能性。

  4.2 投放慢性毒饵剂:

  大隆毒饵剂0.02% 敌鼠钠盐0.05%

  4.2.1 投放毒饵时使用投毒容器以避免放置时间长而致潮解失效,每个投毒容器放毒饵15~20克,以后每天补充,吃多少补多少,全部吃光加倍补充。

  4.2.2 投放毒饵后第四天天始出现死鼠,约经10天不再出现死鼠,与急性毒饵剂相比,死鼠较荫蔽,必须彻底寻找死鼠。

  4.2.3 投药后短期内不需回收,如发现毒饵潮解、霉变应及时更换,慢性毒饵剂的投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过长会引起鼠类拒食。

  4.2.4 为了巩固灭鼠效果,国境口岸或口岸内交通工具可适当布放毒饵盒或塑料袋装毒米。

  5 有计划的灭鼠工作,应在灭鼠前、后作粉迹法鼠密度调查以观察灭鼠效果,鼠密度调查采用同一地点、时间和方法。

               五、除虫规程

  1 需要除虫的单位或个人向检疫机关申请除虫,填写卫生处理申请书。

  2 检疫机关接到卫生处理申请书后24小时内,应派人前往现场进行虫患检查。

  2.1 了解虫患存在的部位、程度及种类;

  2.2 了解最近2~3周内是否使用某种杀虫剂除虫,选用最佳的杀虫剂实施除虫;

  2.3 估计除虫的工作量及制订除虫工作方案。

  3 工作人员及药械的准备:根据除虫工作量配备人员,一般500平方米面积安排6~8人。准备好足够的药物及杀虫器械。

  4 除虫注意事项:实施除虫前应向有关单位说明。

  4.1 除虫时应关闭所有的门、窗,打开柜门,掀起床垫,停止空调,停止抽风;

  4.2 厨房内各类食品都应盖严,工移入冷库保存,防止食品污染;

  4.3 食品仓库内没有包装的食品应盖好,防止污染;

  4.4 将动物移至室外;施药时应避免药物直接喷及植物,以免造成损害;

  4.5 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火灾;

  4.6 除虫后厨房、配餐间一切的炊具、餐具、茶具等,使用前用肥皂水浸泡10分钟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自来水洗刷台面、柜面和冲刷地面。

  5 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工作人员除虫时应穿工作服,戴好帽、手套及防毒口罩,施药完毕后要立即用肥皂洗手,回所后立即洗澡、更衣。

  6 杀虫剂使用:根据病媒昆虫的种类,选用高效、低毒杀灭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6.1 敌敌畏喷洒蟑螂,常用浓度为0.1~1%,用量为50~100毫升/平方米。灭蚊、蝇、蚤、虱等常用浓度为0.1~0.5%,用量为10~50毫升/平方米。蒸熏灭蟑螂、灭蚊、蝇等用量为0.3克/立方米;

  6.2 二氯苯醚菊酯喷洒除蟑螂、蚊、蝇等,常有浓度为0.5~1%,用量50~100毫升/平方米;

  6.3 溴氰菊脂喷洒除蟑螂、蚊、蝇等,常用浓度为0.5~1.0%,用量10~50毫升/平方米;

  6.4 蒸熏除虫(见前);

  6.5 甲由胃毒剂除蟑螂,每堆1克,适当选择部位布放;

  7 施药时间:除虫一般在黄昏实施。

  8 施药

  8.1 室内除虫一般将室内分成3~4部分,每部分安排一个工作组,几个组同时施药;

  8.2 施药后熄灯关门。施药顺序一般从里到外(如在疫点应从外到里)从上到下;

  8.3 除虫时应力求将杀虫剂喷洒到虫体上,应对柜底、床底、墙脚、缝隙等病媒昆虫藏匿处多喷药,力求彻底。施药15分钟后检查杀虫效果,如不满意可重复施药,直至效果满意为止。

  9 作用时间

  施药时一般应关闭门窗30分钟以上。厨房、餐厅等不急用的场所,可关闭到第二天上午再使用,以增强杀虫效果。宿舍可关闭30分钟后开门窗通风散毒,洗擦地面。当药物浓度降低到对人体无害时才准回房间。

  10 效果评价

  施药后60分钟随机检查10处,现场杀虫率应不低于95%。

  11 检查杀虫效果满意后,签发卫生处理证书。

           《国境卫生检疫卫生处理方法》

             一、集装箱卫生处理方法

  1 依据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十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对入出境集装实施卫生处理。

  2 对象

  2.1 来自疫区的;

  2.2. 被传染病污染的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

  2.3 发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啮齿动物和病媒昆虫的。

  3 内容和方法

  3.1 除鼠兼除虫:用蒸熏法处理实箱:硫酰氟8~12克/立方米或溴化甲烷20~30克/立方米。

  使用虫菌畏除鼠15~20克/立方米,除虫50克/立方米。

  3.2 除虫:用喷洒法处理空箱:溴氰菊脂0.5%,10毫升/平方米或二氯苯醚菊脂0.5%+1.25%S2,10毫升/平方米。

  3.3 消毒(指装有生毛皮、毛、骨等废旧物品的集装箱或开放式、框架式集装箱):用过氧乙酸0.2%,20毫升/平方米。

  4 效果评价

  4.1 病媒昆虫全部死亡(检查蟑螂:药激法);

  4.2 啮齿动物全部死亡(粉迹法);

  4.3 细菌总数不超过8个/平方厘米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二、废旧物品卫生处理方法

  1 依据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入境、出境的废旧物品实施卫生处理,

  2 对象

  2.1 对入境、出境的一切废旧物品实施消毒;

  2.2 对携带有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废旧物品,实施除虫、除鼠;

  2.3 对污染严重的实施销毁。

  3 内容和方法

  3.1 废纸、垃圾、旧塑料

  3.1.1 用过氧乙酸消毒:常用浓度为0.5~1%溶液表面喷洒,用量为100毫米/平方米,作用30分钟以上。

  3.1.2 用漂白粉消毒:常用浓度为0.1~5%溶液表面喷洒,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

  3.1.3 用敌敌畏除虫:常用浓度为0.5~1%溶液表面喷洒,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

  3.1.4 用溴化甲烷蒸熏除鼠、除虫:常用浓度为25克/立方米,作用时间24~48小时。

  3.1.5 用环氧乙烷蒸熏消毒:常用浓度为0.7公斤/立方米,作用时间20~24小时,温度大于15℃。

  3.1.6 用福尔马林蒸熏消毒:常用浓度为40毫升/立方米加高锰酸钾30克/立方米,作用时间12~24小时。

  3.2 旧衣服、床上用品、地毯、旧绵絮、碎布、碎皮、毛发、动物皮、毛、骨等。

  3.2.1 用溴甲烷蒸熏除虫:常用量为25克/立方米,作用24~48小时。

  3.2.2 用环氧乙烷蒸熏消毒:常用量为0.7公斤/立方米,作用20~24小时。温度大于15℃。

  3.2.3 用福尔马林蒸熏消毒:常用量为40毫升/立方米加高锰酸钾30克/立方米,作用12~24小时。

  3.2.4 对污染严重的上述物品,应在卫生检疫机关的监督下实施销毁。应防止火灾和避免环境污染。

  3.3 旧轮胎、旧橡胶、木材。

  3.3.1 用敌敌畏除虫:常用浓度为0.5~1%溶液喷洒,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30分钟。

  3.3.2 用二氯苯醚菊酯除虫:常用浓度为0.5~1%溶液喷洒,用量为50毫升/立方米,作用30分钟。

  3.3.3 用过氧乙酸消毒:常用浓度为0.5~1%溶液喷洒,用量为50毫升/立方米,作用30~60分钟。

  3.3.4 用漂白粉消毒:常用浓度为0.1~5%溶液喷洒,用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30~60分钟。

  3.4 旧电器、五金、摩托车、汽车、玩具、家具等

  3.4.1 用新洁尔灭消毒:常用浓度为0.1~0.5%溶液擦抹或喷洒,用药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30~60分钟。

  3.4.2 用来苏消毒:常用浓度为1~5%溶液擦抹或喷洒,用药量为100毫升/平方米,作用30~60分钟。

  3.4.3 用福尔马林蒸熏消毒:常用浓度为40毫升/立方米加高锰酸钾30克/立方米,作用12~24小时。

  3.4.4 用敌敌畏蒸熏除虫:常用浓度为0.2克/立方米加热蒸熏除虫,作用30分钟。

  3.5 餐茶具

  3.5.1 用过氧乙酸消毒:常用浓度为0.5~1%溶液浸泡30~60分钟。

  3.5.2 用漂白粉消毒:常用浓度为1~5%溶液浸泡30~60分钟。

  3.5.3 加热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

  3.6 酒糟等动物饲料

  加热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

  4 效果评价

  4.1. 经抽样检查,不得检出致病菌;

  4.2 病媒昆虫全部死亡;

  4.3 啮齿动物全部死亡。

            三、交通工具卫生处理方法

  1 依据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交通工具进行卫生处理。

  2 对象

  2.1 从国外进口的废旧交通工具;

  2.2 国际航行交通工具;

  2.3 申报卫生处理的国内航行的交通工具。

  3 内容

  3.1 交通工具的除鼠;

  3.2 交通工具的除虫;

  3.3 交通工具的消毒;

  3.4 遗弃的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的消毒;

  3.5 遗留食品的处理;

  3.6 压舱水消毒;

  3.7 废旧交通工具自用医用药品,消、杀、灭药物的收缴与处理;

  3.8 生活垃圾的卫生处理。

  4 方法

  4.1 蒸熏法用于除虫、除鼠:

  磷化铝3~6克/立方米;除虫兼废鼠:溴甲烷20~30克/立方米。

  4.2 毒饵法用于除鼠:

  大隆毒饵剂0.02%,敌鼠钠盐0.05%。

  4.3 喷洒法用于除虫:

  溴氰菊脂0.5%,10毫升/平方米;

  二氯苯醚菊脂0.5%+S2 1.25%,10毫升/平方米。

  4.4 喷洒法用于消毒:

  来苏3~5%,氯胺1~2%,过氧乙酸0.5%。

  地面消毒用量:200~300毫升/平方米,

  墙壁消毒用量:50~100毫升/平方米。

  4.5 浸泡法用于被褥消毒:

  0.5%过氧乙酸,2小时。

  4.6 旧衣服、自用药品、变质食品、过期食品烧毁或深埋。

  4.7 压舱水的消毒:见压舱水卫生处理方法。

  4.8 收缴消、杀、灭药品。

  4.9 浸泡或喷洒法用于生活垃圾消毒:

  1%过氧乙酸,2小时;1%含氯制剂澄清液,2小时;1~5%来苏水,0.5~2小时。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暂行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


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完善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根据《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境内机构资本项目的下列外汇收入,可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审请结汇:

(一)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外商投资企业用于投资项目正常开支的外汇资本金;

  (三)外商投资企业借入的用于在境内采购与项目有关的设备和原材料的境外中长期借款,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立项合同中已明确为人民币投资的部分。

  (四)外商投资企业借入的用于贸易项下流动资金的短期国际商业贷款。但其申请结汇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其上年度短期流动资金月平均余额的30%。

  (五)境内机构对外发行股票收入的外汇;

  (六)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的、审批时已明确在国内使用的除股票以外的其它有价证券;

  (七)经外汇局批准的其它资本项目外汇收入。

  第三条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已经外汇局批准存入其投资临时帐户,用于在境内支付开办费等费用的外汇,可以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结汇。

  第四条境内机构申请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应当向外汇局提供下述所列有效凭证:

  (一)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结汇,持《外债登记证》、《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和在境内采购与项目有关的设备、原材料的合同和凭证;

  (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的结汇,持《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在境内采购设备、原材料的合同或者其它费用的收据;

  (三)外商投资企业借入的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的结汇,持《外债登记证》、立项合同和境内采购合同;

  (四)外商投资企业借入的用于贸易项下流动资金的短期国际商业贷款的结汇,持《外债登记证》、有关贸易凭证、商业单据和上年度资产负债表;

  (五)境内机构对外发行股票收入外汇的结汇,持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对外发行股票的批准文件和招股说明书(外商投资企业还需持有《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按招股说明书规定的用途和比例结汇;

  (六)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的除股票以外的其它有价证券的结汇,持《外债登记证》、国家计委或其授权部门的批准文件,按批准文件规定的用途和比例结汇。

  (七)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其它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的结汇,持外汇局要求的有效凭证。

  第五条境外法人或者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外汇结汇,持开办费等费用有效支付凭证或支付清单。结汇后,不得将所结人民币再转换成外汇。

  第六条境内机构、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一次结汇3000万美元以下的,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资本项目结汇核准件》;一次结汇3000万美元以上(含3000万美元)的,由所在地外汇局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累计结汇超过3000万美元的,由所在地外汇局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第七条外汇指定银行应当凭外汇局的《资本项目结汇核准件》为境内机构办理资本项目结汇。

  第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境内机构和外汇指定银行,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条本办法由国家外汇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刑法》关于抢夺罪的认定

《刑法》第267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联法规】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5号,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抢劫解释》)
第六条【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5]8号,2005年7月16日,以下简称《双抢意见》)
四、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十一、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法发[2010]36号,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八)抢夺罪
  1、构成抢夺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3个月拘役至1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3年至4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10年至12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夺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四)《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5号,自2013年11月18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解释》)

二、抢夺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1979年刑法第151条、第152条作了规定,1997年刑法对本罪设专条作了规定。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有形的、动产的公私财物。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抢夺的对象是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的特定物品,如枪支、弹药、爆炸物或者公文、证件、印章等,虽然作案的手段是相同的,但因犯罪目的、动机、对象、客体的不同,所以犯罪性质也不相同,不能按抢夺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公然夺取,是指行为人当着公私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或者其他人的面,乘其不防备,将公私财物夺了就跑,据为己有或者给第三人所有;也有的采取可以使被害人立即发现的方式,公开把财物抢走,但不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抢夺罪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本质特征。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且故意的内容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根据法律规定,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除需具备以上构成要件外,还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按照《解释》第1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同时,根据《解释》第2条规定,具备下列十种情形之一的,抢夺公私财物价值500元至1500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①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②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③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④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⑤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⑥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⑦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⑧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⑩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三、认定抢夺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抢夺罪是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的。因此,对于抢夺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如因生活无着,偶尔抢夺少量食物等行为,不能以抢夺罪论处。另外,根据《解释》第5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害,行为人系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三)被害人谅解的;(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划清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两者虽然都是“抢”,犯罪的目的也相同,但有着本质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抢劫罪是双重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还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2)实施犯罪的方法、手段不同。抢夺罪不使用暴力,而使用强力,并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而抢劫罪则是使用暴力,并施加于被害人,强制其身体,以排除被害人的抵抗;(3)抢夺罪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而抢劫罪则不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4)犯罪主体不尽相同。抢夺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而抢劫罪的主体则可以是年满14周岁的人。

3.划清本罪与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和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

抢夺罪虽然与后两种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一样,都是抢夺,但在犯罪对象以及侵犯客体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对于抢夺特定物品对象的行为,只要刑法规定了单独的罪名,就不能再以抢夺罪论处。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