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安徽省建筑工程设计防火审核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2:33:40  浏览:84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建筑工程设计防火审核管理办法

安徽省公安厅 省计划委员会


安徽省建筑工程设计防火审核管理办法
省公安厅 省计划委员会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工程设计防火审核(以下简称建审)管理,改善防火安全条件,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以及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审工作由县以上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地区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执行有关防火规定的情况,提出防火审核意见;
(二)参加由基建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召开的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评审建筑防火设备和材料的防火性能与质量;
(三)参加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四)结合贯彻执行消防技术法规,进行防火设计宣传。
第三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中外合资、合作、独资的工程项目),均需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防火审核手续。水库、灌溉工程、渔业基地、江河治理、铁路(不含铁路枢纽及附属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项目可免于审核。
第四条 建筑工程设计的防火基本要求是:在符合消防法规、标准的前提下)采取先进适用的防火技术,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做到保障安全、经济合理。
第五条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按消防监督机关对初步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和有权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设计。大中型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列专章论述消防安全。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对消防设计的重大变更,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图纸,由建设单位报原初步设计
主审部门重新审批。
第六条 引进重要成套设备,设备本体带有的消防设施,国内能配套的,可不引进;国内不能配套的,应连同设备本体同时引进。
第七条 建筑工程防火审核,一般工程只进行初步设计审核。施工设计有重大变更,应对变更的施工设计进行审核。小型民用项目和厂区内单项工程可简化审核程序。
第八条 中央和省属大中型项目以及省投资的水电1000万元以上,工交800万元以上,民用建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限额以下的小型项目,由行署、市、县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审核。
第九条 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审核,按工程项目审批权限,由各级计委通知相应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初步设计审查会进行审核。审核后,必须把有关文件及图纸资料报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第十条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参加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时,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1991年1月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下发《团中央“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成员工作、生活方面的几条规定》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下发《团中央“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成员工作、生活方面的几条规定》的通知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武警部队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委,国家机关团委: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中央机关要带头端正党风的决定精神,团中央书记处制定了《团中央“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成员工作、生活方面的几条规定》,现发给你们。请各地(单位)在配合工作团工作时,切实帮助、监督工作团成员严格遵守。让我们共同为端正党风做出表率。


 

团中央“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
成员工作、生活方面的几条规定

最近,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端正党风和纠正、抵制不正之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决定把在北京的中直机关、国家机关、军队机关的党风作为重点来抓,要求中央机关做全国的表率,半年至一年抓出明显的成效。在这种形势下,团中央“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担负着双重责任,即不仅要在基层抓好团的各项工作的落实;还要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如期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要求而努力。为此,特对“下基层抓落实工作团”成员作出以下规定:

  一、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必须顾全党的工作大局,不得随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评头品足,乱发议论,不散布、传播各类小道消息,并同这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做斗争。

  二、增强党性观念,严格遵守组织纪律。遇事要多请示所在分团的领导,不得擅自作出影响所在单位全局工作或有可能对全团工作发生影响的政策方面的决定。在工作中,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并向上级领导提出,在上级领导未改变决定之前,不得采取各行其事的态度。向上反映情况时,要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搞虚报浮夸。

  三、尊重当地党、政领导,主动向他们汇报请示工作;尊重当地团委的系统领导,发现问题和提出工作设想要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换意见和看法,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包办代替。

  四、在生活上要严格要求,廉洁奉公。不搞食宿上的特殊化;不住高级宾馆,不吃小灶;不借参观、开会之名搞变相公费旅游,不吃请;不利用工作之便向所在单位索取和接受礼物;不得用“内部价格”购买各种土特产品;不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

  五、一般不可参加地(市)以上团委召开的与抓基层、抓落实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会议。




  2010年7月19日,原告赖某(丙方)与被告钢管公司(甲方)、第三人成教学校(乙方)签订《实习协议》,约定:甲方为乙方提供学生实习基地,期限自签约之日至2011年1月18日,实习期满,表现良好者可在甲方继续工作,并享受正式员工待遇;甲方负责实习人员岗前培训、考核管理,准时发放工资;乙方按时安排人员到岗实习,协助甲方做好管理工作;丙方自愿到甲方实习并服从管理,辞职须按程序交接,擅自离职的,不支付工资;丙方属实习岗位,按招聘简章的待遇支付工资。签约当日,原告进入被告公司从事轧机工作。被告招聘的工人与实习生实行同工同酬。原告每月工资800元,另发有其他补贴。2010年11月原告在工作时受伤,经仲裁后原告不服,起诉确认原、被告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另查明,成教学校是为成人提供各类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事业法人。2010年5月,其将原告登记在《报名册》上,但未对原告进行过培训,原告未在该校上课。学校未收取原告培训费,也未向原告颁发学生证和培训证书。
本案争议焦点是原告与被告是否成立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理由如下:
1.原告不属在校学生实习。在校学生实习是指高等教育院校尚未毕业的在校生,根据教学需要,由学校安排到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以巩固课堂知识,是学校教学的延伸,一般不视为就业,实习生与单位不成立劳动关系。但本案原告并非成教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该校未对原告进行培训,也未收取培训费、未颁发学生证和培训证书等,即原告不受成教学校的管理,其到被告公司“实习”并非学校对其教学培训的延伸。所以,原告不属于在校学生实习。
2.双方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首先,原告与被告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主体资格;其次,原告在被告公司“实习”,接受被告的管理,遵守被告关于辞职等规章制度,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再次,原告独立从事被告业务组成部分的轧机工作,被告按招聘工人的待遇向原告支付工资及补贴,双方形成有偿劳动。根据劳社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原、被告之间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
3.《实习协议》不应成为认定劳动关系的障碍。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义务,常采用类似签订实习协议的方式行招工之实。在此类案件事实认定上,应着重审查实习人员是否为未毕业的在校学生、实习是否为学校教学的组成部分、实习人员是否以学习技能为目的以及用人单位对实习人员考核管理、支付报酬情况等进行综合认定,而不应仅依据实习协议进行事实认定,以实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相统一,运用法律的评价与指引功能抵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