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9:03:34  浏览:82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政府
晋政发[1991]33号


为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省政府设立重点工程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重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组织施工,按批准的概算控制总投资。
建设单位每月向省重点办报送计划完成和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建设项目较多或任务较大的地、市,也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解决本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条 重点建设项目系指在我省境内由国家计委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省政府确定的省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条 省重点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由省计委牵头,省建设厅、项目主管部门、筹建单位参加,按照找省有关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通过招标择优选用勘察设计单位。中标单位要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按时完成勘察设计任务。勘察设计成果
要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重点项目要严格按基建程序审批开工报告。
第四条 省重点建设项目都要按照《山西省基本建设项目责任制试行规定》(晋政发〔1984〕24号)层层签订基本建设项目责任制,推行投资包干办法,责任制议定书由建设单位和投资方签订,由主管部门、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和省重点办负责督促检查。
第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征用土地由省土地管理局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组织有关地市实行全程服务,负责督促完成。征地费用按照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0〕22号文件规定,经省土地管理局牵头评估核定后由重点工程所在县(市)包干使用。有关地、市、县
土地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征地手续和划拨土地,保证工程建设需要。
第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计划、生产、供应部门都要给予优先保证,并由省物资承包公司承包供应。所需设备,原则上由省机械设备成套局负责组织,通过招标投票方式承包供应。
第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和设备承制单位,应通过招标投标,择优确定。在招标时,同等情况下要优先国营大、中型企业。
中央各部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由建设单位提出方案,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同省招标投标办公室协商办理。地方投资建设或以地方为主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的招标工作,由建设单位提出方案,报省招标投标办公室审查批准后组织进行。
第八条 重点建设项目都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要分别制定质量保证措施。项目主管部门和省质量监督部门每年都要组织检查工程质量,并在竣工验收时做出质量鉴定意见。
第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生产性项目由建设银行和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监督管理,非生产性项目由建设银行监督管理,根据计划和工程进度拨款,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重点建设项目除按全国人大、国务院、省人大、省政府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计取的费用应照章支付的,其它
部门、地方、单位自行规定的取费,重点建设单位和建设银行一律不予支付。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条 重点项目建成并经试生产考核合格后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国家重点工程由国家组织验收。省重点工程由主管部门会同省重点办组织初验后,由省组织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单项工程竣工投产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均应进行后评估。中央项目的后评估工作,按国家计委规定办理。地方投资项目或以地方为主投资的合资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一般在项目正式投产一年后进行。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后评估工作由建设单位会同原项目评估部门及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
,报省计委审定。
第十二条 对于国家计委在国家重点项目派驻联络员的工作,各建设单位和各地、各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
第十三条 重点建设项目要建立表彰和奖励制度。对在重点工程建设和支援重点工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建设指挥部和项目主管部门以及建设、施工单位每年都应总结表彰。需要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由各建设指挥部或主管部门提名,重点办审查,
报省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 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参照上述规定管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省重点办负责解释。



1991年3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案由及法律适用浅析

张凌志


  人民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首先应当确定案件的案由。案由的确定应根据不同诉因所界定之民事责任性质而定,因此,在确定案由之前必须对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做出界定。关于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契约责任说。该观点将医患关系视为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即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民事责任性质界定为违反民事合同的契约责任,认为医疗机构由于未尽到谨慎义务而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出现过错或差错,致使医疗事故或损害患者身体的损害事实发生,因而应当承担相应的合同违约责任。二是普通责任侵权责任说。该观点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民事责任视为普通侵权民事责任,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由于其过失或过错的医疗行为导致了医疗事故或其他损害事实的发生,侵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因此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本人认为,患者到医院就医,双方之间首先形成的是一种合同关系,由于合同的标的物比较特殊,是病人的人身健康和生命,所以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由于其过失或过错的医疗行为侵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时,就构成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受损害方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诉因主张权利。审判实践中,当受损害方选择违约之诉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时,人民法院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将案由确定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当受损害方选择侵权之诉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时,应根据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为标准将案由确定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或“医疗损害赔偿纠纷”。选择违约之诉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选择侵权之诉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选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和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等。在侵权之诉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应当适用《条例》的规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民法通则、《解释》处理。重要的是,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除应当参照适用《条例》的规定计算有关项目的损害赔偿数额外,对《条例》未涉及的赔偿项目,应适用人身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赔偿。这样可以避免构成医疗事故反而比不构成医疗事故获得的赔偿更少的矛盾和赔偿项目存在差异的矛盾。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人民法院 张凌志

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公告

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 告

 
 
  为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来往内地及在内地居留、生活,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式样附后)的防伪性能,公安部决定启用新版(2012版)通行证,自2013年1月2日起受理新版通行证申请,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通行证由公安机关签发给定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中国公民。
  
  二、通行证有效期分为5年和10年。申请人年满18周岁的,签发10年有效通行证;未满18周岁的,签发5年有效通行证。
  
  三、通行证号码共九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第一位为英文字母,首次申请地在香港的为“H”,首次申请地在澳门的为“M”;第二位至第九位为阿拉伯数字。如申请人曾持用旧版通行证,新版通行证使用旧版通行证号码的前九位作为通行证号码。
  
  四、新版通行证背面载有持证人香港、澳门地区身份证件信息及曾经持有的通行证号码等信息。
  
  五、旧版通行证在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持证人旧版通行证损毁、有效期不足6个月可以换领新版通行证。如旧版通行证有效期超过6个月,持证人要求提前更换新证的,可向受理单位预约后办理。
  
  六、新版通行证的签发机关为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特此公告。
  
  
  
   公安部
   
2012年12月28日
  

附件:2012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式样
http://www.mps.gov.cn/n16/n1282/n3508/n2173912/n3487803.files/n3487778.doc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